网站首页> 工作动态
【信息时间:2023-02-07 发布人: 阅读次数:】
枣庄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台儿庄分中心勇于探索,敢于实践,不断强化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信息化建设,多点发力,打造公共资源交易“数智化”新名片,不断提高交易主体满意度和获得感。
一是全程电子化,交易提质效。依托信息化建设成果,实行进场交易项目“电子化”操作,全过程留痕,上线了综合工程系统、综合采购交易系统等交易系统,丰富和完善电子化交易类别,保障阳光交易,进场交易项目全程电子化率达100%。同时,发挥好公共资源平台的枢纽作用,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流程优化提供支撑,打破部门科室之间数据壁垒,通过平台互通,为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的办理提供“中标通知书”的数据支撑,以实现“减材料”的目标。
二是开标不见面,投标不出户。大力推广“不见面开标”服务模式,完善“不见面开标”设施设备,积极组织人员学习“不见面开标”流程和软件操作,于2022年1月27日顺利完成了我区第一个采用“不见面开标”模式的招标项目,各投标单位足不出户即可参与开标,实现投标人、招标人、评标专家彼此间的物理隔离,打破传统模式下对人员、时间、场所的限制。同时,将“不见面开标”扩展到竞争性谈判、竞争性磋商等非招标项目,扩展了“不见面开标”的适用范围。2022年以来,“不见面开标”模式的交易活动已达73项,占全部交易项目的94%,既节约了投标人成本,又提高了开标效率,减少了疫情传播风险。
三是评标少跑腿,专家异地享。深入推进“远程异地评标”模式,健全设施设备,完成与省“云智”监管一体化平台、省远程异地评审调度系统对接,实现整个评标过程记录完整、全程留痕、可查可塑,有力破解评标过程中的“熟面孔”、“老关系”等问题,提升评标质量。2022年5月6日,圆满完成了全市首个跨市的以“远程异地评标”模式开展的政府采购项目,发挥了降低交易成本、专家资源共享等多方面优势。
四是多举措推进,服务更便捷。依托全市统一的公共资源电子交易平台,持续改善交易主体的办事体验;积极参加技能竞赛选拨,强化工作人员业务素质,提升服务保障能力;有序实施招标计划提前发布制度,保障投标人知情权,更充分的做好投标准备工作;推广招投标合同网上签订功能,有效缩短合同签订时间,节约交易双方成本。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重任在肩,更需策马加鞭。枣庄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台儿庄分中心将以持续优化招投标领域营商环境为抓手,着力为市场主体提供更加便捷优质的公共资源交易服务,持续推广“不见面开标”、“远程异地评标”,确保“不见面开标”率达100%,“远程异地评标”跨区域合作常态化;全面推行评审专家“云签”模式,借助人脸识别技术,打通全流程电子化交易的“最后一公里”,提升专家评审的速度和体验;持续完善交易流程标准,抓好制度建设,优化服务举措,促进标准规范再升级;持续完善交易场所设施设备配套建设,提升智能化水平,营造优良交易环境。